我们,依然深爱这里
——上海海关学院弘道学社赴大山包感想集
14个人,14种脚印,深深刻在大山包的土地上。或许,路途艰险,行程繁忙,但,却止不住我们的步伐。一路探访,我们给村民带去关怀;两周支教,我们把欢声笑语留在学校。确实,大山包带个我们的真的很多:贫苦的辛酸,缺乏老师的无奈,对于知识的渴求,乐天知命的豁达,热情待客的淳朴……我们在这里,学会了很多,懂得了许多。我们的爱,留在了这里,一辈子,也无法抹去,关于这里的一切一切……
——题记
大山包——我心永驻之地
田 帅
刚到大山包,就被其优美的自然风景、独特的民风民俗所吸引。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包,望眼过去,鲜艳的花草承接到天边。热情好客的村民,去关心他们的同时又给我们留下许多感动……
大山包,黑颈鹤之乡,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乡党委书记曾给我
于是我们十几个同学,怀着激情燃烧的心,由我们辅导员
去之前,我曾问我自己。我们能给他们带去些什么?特别是能给当地孩子们带去些什么?仅仅是去发放物资吗?这还不够。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要把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带给他们。所以,我们要通过支教的形式传授他们知识,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激励他们奋发图强,摆脱贫困。
终于,团队一行人来到了目的地。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各处走访,探查民生民情,看到上学的儿童就发送我们带来的文具用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她是在我们在走访中遇到的。她的父母因为吵架而各自出走,从此失去消息。她的舅舅看她可怜,就收养了她。而她舅舅是个五保户,经济上非常困难,身体也不太好。而小女孩特别坚强,也很懂事。每天拿着篮子、镰刀到山上去采药,然后拿去卖来缓解舅舅负担。当地有种草药,村民都叫它“扭扭花”,有药用价值。晒干后,一斤可以卖到20元钱。当我们去时,她已经采了满满一篮子。她告诉我们她要给将来上学攒学费,将来要考大学当老师!询问后得知小女孩学习很好,也很努力。队中一女生马媛媛深受感动,亲自将带的文具递到小女孩手里,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告诉小女孩将来如果学业上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联系她。小女孩也很乖,拿到文具后说了声谢谢,并在最后送我们离开了村子……
之后,我们举行了捐助仪式、支教、敬老院探访、课题调研等一系列活动。每天都那么充实,猛然间回头去想,都不知从何说起。或者可以从那个接过海宝后羞涩的小脸蛋说起,或者从那个背着一箩筐草料上山的小背影说起,也或者可以从敬老院那7个老人的满脸皱纹说起,或者应该从教室里那些认真听课的学生说起……
记忆最深的应该是给学生上课时的场景吧。从小到大第一次当老师,台下坐的都是自己的学生,给他们讲世博、讲礼仪、讲音乐、讲人生、讲理想,看到他们认真听讲的样子,自己感到非常满足,那真是一种难忘的经历。我当时给初三学生上了一堂课,讲备考方法与应试技巧。我结合了自身的求学经历,传授他们各科学习上的一些技巧、方法,并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改变命运。他们听得很认真,我也希望所讲的对他们有用。最终祝愿他们学业有成吧!
时间过得很快,而又似乎很慢。就在我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这里的一切时,我们要走了……8月26号,一个对书记、乡长圆满的汇报,拉上了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帷幕。走的那天是下雨天,大巴车窗被雨点、雾气打得模糊,不能看到窗外的山色。司机师傅也开得很慢,生怕出危险。一路上朦胧罩着车窗,也罩着我的心……虽然我走了,但我与大山包是若即若离的,因为我的心仍在那里。如果有生之年仍有机会,有条件,我定会故地重游!
鹤乡随想
陈家本
“在渐渐明亮起来的清晨,传来了鹤群从睡梦里醒来的叫声,此起彼伏,相鸣相争,是晨光里游走的箫笙,是海子边绽露的至诚。”这是护鹤人
黑颈鹤,高原濒危鸟类,有“鸟中熊猫”的美誉。而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就是被称为黑颈鹤之乡的大山包。
十几天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吃早饭的时候想到今天的日程表,不由自主地会想多吃几个当地土豆,以免哪会儿体力不支梦断大山包;山路总是看着不长,走起来不短,谈不上什么交通,好多都是踩出来的;好容易才遇到一个当地人,一个个都披着羊毡,像幼时崇拜的侠客;上前跟大侠搭话问路,总会被他们的质朴和热心所打动,有的甚至直接提出给我们带路,淳淳民风,却之不恭。
整个活动中,最痛苦莫过于走山路,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穿着笨重的胶鞋,任那薄薄的鞋底踏在布满石子儿的土路上,盼着前面能有一片柔软的草甸,想想当地的孩子每天都要走那么远的山路到学校,不禁觉得疼惜。那弯的、陡的、带棱的、带刺儿的山路,有些着实让人望而生畏,唯一值得慰藉就是周围的可餐的秀色,腿部的酸痛在合影拍照时也被暂时忘却了。
第一天支教结束,感觉正如之前的一位同学所说,真的是有留下来的冲动。
试想:你手拿教案,走入教室,刚一进门就是稚嫩却整齐的一声“老师好”;轻轻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刚写下一个字,下面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喊出它的读音;随意问一个“好不好”,就是一声响亮的反应……原来所有这一切,跟电视上看到的是一样的,山区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淳朴可爱、充满求知欲。
面对此情此景,相信谁都想再多呆几天,多教他们点东西,多让他们了解一些山外面的世界,比如世博会,比如鸽子代表和平……开始对在这里教书长达9年的宋老师肃然起敬,也许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充实、最圆满的。
课间拿着相机拍这些孩子,他们顿时变得腼腆,清澈的眼神中夹杂着一丝好奇。发完了带来的文具,只恨自己能做的太少,能给他们的更少。如果我以后有条件了,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帮助。
可惜这些如果现在都不现实,现在我既没有经济来源, 更不可能留在这里,但我相信,孩子们的好学与纯真,会打动每一个人,会有好心人愿意给他们送去爱心。
作为关院的一名学生,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我确实看到了、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每个成员的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了解到这个社会有这样一批人需要我们去关注、关心、关爱。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如果社会上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那将会聚成一股强大的爱心风暴。山区孩子的生活会逐渐改善,整个社会也会更加稳定和谐。
弘道学社云南社会实践行心得体会
郑天梁
大山包十四天的旅途结束了,但我的心流连在大山包广阔的草原上,流连在孩子们渴望知识、渴望读书的眼神中。
突如其来的崎岖山路和泥泞在细雨的鼓励下更加肆无忌惮地向我们袭来,细雨湿润过的泥土特别松软易陷,小山坡上稍不留神就打滑,同学们互相搀扶着,吃力地迈开每一步,雨后的草原,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就在这么一片草原上,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踏上了他们的实践之旅——上海海关学社弘道学社实践团大山包社会实践行。
第一天迷蒙的小雨没有挡下队员们的脚步,当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山丘后,后头看去,感叹着每一步的艰辛原来在大山包广阔的草原上是如此渺小。第一天,我们走了10个小时,
“你喜欢读书吗?”
“喜欢!”
“那你读书是为了什么啊?”
“为了学到很多知识,做个有用的人,将来回来建设我们的家乡!”
“那你打算读书读到很么时候呢?”
“读书读到我成才!”
“那家里可以负担你读书要花的钱吗?”
“爷爷奶奶说了,读书的钱,赚不来也得借来!”
在大山包除了集镇和少数几个条件较好的村子,由于经济困难和其他各种原因,90%的学生都在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时就辍学了,对于这位想要成才的男孩,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成才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建设家乡,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就算是借钱也根本无法负担得起外出读书的费用,更可能,他甚至连高中也考不上。也许他的理想,他读书是为了建设家乡的愿望,是思想道德课上十年不变的那么一句教案,是老师在课后随口一句的奢望,也许没有其他人当真,但是他当真了,他努力了,他要读书,他要成才。
他用真真切切的行动,告诉我,人穷,志不短。
大山包的旅途中,我总在思考,像妙舍助学基
我终于明白慈善的事业真正内涵,不为名、不为利,更不是所谓的有钱放着没处花,这是一场战斗,捍卫着人平等权利的战斗。人可以生活在不公平中,但总有那么几样高尚的权利是平等的,是所有人都可以、都应该去争取的,而其中一样,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就是学习。当除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除了
“她们是动人的精灵,在大山包这片自然的天堂中翱翔,她们又是爱情的......”王主席动人的诗句让我们不禁联想黑颈鹤在湿地旁双双起舞的迷人画面。保护黑颈鹤需要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敏锐细腻的观察与出众的智慧。黑颈鹤一般在冬天来到大山包,冬天的大山包气温一般在零下5度以下;而黑颈鹤又经常在夜宿地与觅食地往返,没有充沛的体力与饱满的精神,根本无法有效的观察黑颈鹤的动态。而冬天的大山包食物稀少,黑颈鹤保护协会的成员们必须不时对黑颈鹤进行喂食,然而喂食过量则容易让黑颈鹤养成依赖,丧失捕食能力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缺少喂食又容易导致黑颈鹤饿死冻死,这个时候,敏锐细腻的观察会员们不可或缺的。对于宣传保护黑颈鹤,更是需要王昭荣主席这般出众的智慧。“保护黑颈鹤,我们完全可以捐助困难学生,我们用行动告诉他们,保护了黑颈鹤,就保护了大山包的自然资源,也就保护了大山包的宝藏,大山包的就是大家的。我们捐助他们,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保护黑颈鹤,就是保护自己,大自然受到了保护,他们自己也就受到了保护。”王主席别出心裁地提出这一宣传方案,既可让孩子们有书可读,又可培养孩子们保护黑颈鹤的意识,一举两得,实乃妙哉!
正是这群辛勤智慧的人们,让黑颈鹤的数量从1992年的350只增加到2009年的1200余只;正是这群辛勤智慧的人们,让这大自然高贵的精灵,继续飞舞在大山包完美无瑕的蓝天白云中。
虽然这次大山包社会实践行已经告一段落,但我们的行动却从未停止,我们的精神却从未磨灭,让我们继续关注大山包,继续关注弘道学社!
刻在深处的记忆
王 荀
最令人心酸的是那两个孩子,无论是谁看过他们,了解了他们的故事,都不能不印象深刻,无奈叹息,百感交集。
他们是留守儿童,哥哥和妹妹,妈妈8年前去世,爸爸远走他乡,现已杳无音讯,生死难料。唯一照顾他们的是大伯,家境的困窘只能维持哥哥一人读书。大伯家里更加穷苦,人与牲口同住,一上一下,上面的床类似吊铺,那是摇晃高危的连竹条也算不上的东西搭成的,仅有的一条被子维持着一家人的温暖。男孩和他妹妹一直低着头,对于我们的问话显得一些生疏和抗拒。但当“你想你爸爸吗?”这样轻轻的一问,突然催生出他许多泪来,顿时男孩掩面痛哭,站在一旁的同学和我都倍感心酸。我们轻言相劝,终于在安慰与相济下,男孩渐渐平静下来,泪痕犹在,但想必心中的伤疤是难以抚平。妹妹一直低着头,沉默着掩饰着内心的痛苦。拿出我们随身携带的学具,亲切的安慰鼓励他们后,我们才慢慢离开这个困苦不堪的家庭,每个人都难掩内心的沉痛。
至今,回忆起当初那个黯淡的画面,心还会隐隐作痛。我们虽然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帮助也只能够是冰山一隅。眼下不知还要有多少孩子同这样的哥哥妹妹一般在承受着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将那份黯淡隐埋在内心深处,独自背过身去触摸着心灵的伤疤,咀嚼着命运中的各种困难和艰辛。但我还是衷心的希望这份爱心能够成为星星之火,得以发展成燎原之势。即使希望的光芒如今还是微弱的,但只要拥有它的闪现,无数光芒终会汇聚划破本原沉寂的夜空。
曾经,我想过对大山包的印象,总是想到这样一句话:虽然贫困,但蕴含着无限希望。如今,我已完成支教任务,离开了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但村民们纯洁的目光依旧会出现在我的梦境之中,那片纯净的天空,无垠的草地,将是我永远的牵挂。愿大山包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愿那里的一切都好。
大山包支教心得
马媛媛
在大山包,我们学会了很多;在大山包,我们长大了许多;在大山包,我们付出了很多;在大山包,我们也收获了很多。
临行前的一天,山间下着小雨,丝丝凉风掠过脸庞,我们夹紧了外套,心里更多的是不舍。乡长特别招待了我们,开了个座谈会。在汇报了我们这10多天的成果后,乡长的感言让我们心里暖暖的。他说道:“首先,你们能来我们大山包,就是给我们最大礼物了。感谢你们这些天的辛勤付出,看着你们一群城里来的孩子天天走将近10小时的山路,我们心里也很是心疼。在听了你们的报告后,我觉得受益匪浅。我来大山包一年了,感觉了解大山包竟还不如你们这十几天了解的深,我深感愧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这些话,听在我们这帮90后孩子心里,一种充实感,满足感油然而生。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真的,感觉暖暖的。
我支教的主要地点是团海子小学,虽然只去过一次,但就那仅仅的一次,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那是一所单小,所谓单小,就是说一个学校,一个校长,一个老师,一个年级,一个班,凡是只有一个。他们的老师叫
在之前几天的家庭走访过程中,有个女孩儿的名字,在我脑海里反复回响着——房丽俊,一个开朗,乐观,懂礼貌,但性格又带些男儿帅气的女生。爸妈都出去打工了,前些天又刚刚离开。据她的奶奶和同学说,她成绩很好,在学校里很出色,担
冷风细雨中,我们离开了,不知道下一次来这里是何时,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同样的一批人,在闲暇时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这丝丝点点的关爱。车子驶出了大山包,一缕阳光掠过脸庞,风铃般的沙沙作响,突然感觉到。我们拥有的已经太多,多到不知道怎么去珍惜,追逐的同时也在慢慢失去。活在当下,珍惜已有,这是大山包赐予我们的真谛。
一把钥匙是对一个家的呼唤
周安华
他叫邓尚勇,今年八岁,是我做的关于留守儿童问卷调研所采访到的第10个样本。在经历了之前9个让我忧心纠结的案例后,我多么希望今天这第10个是个新开始是个开朗幸福的留守儿童。
然而这第10个并不如我所愿,相反他在我的心中添上了一块比之前任何一块都要沉重的石头。
尚勇三岁时,父母在城里打工的工地上因化工原料爆炸双亡。
三岁,父母双亡,对于父母的记忆在这个孩子的脑海中就此停留。当高大的老板拿着7000元的抚恤金到他家时,幼小的他或许还不明白,那一叠钱竟是他的爸爸妈妈这两个至亲,两个生命的价钱。
当我的问题无意间触及他的父母时,他的眼眶红了,一滴泪滴在了我的手背上,我抱紧他让他尽情的哭了一场,孩子也许太久没有宣泄情感的机会吧,我们就这样静静地依偎在一起。我感受的到他身体的颤抖,他的小手一直在摩挲着挂在胸前的钥匙。
实话说,在那一刻,我觉得任何文字都是苍白的,但我还是摸着他的头说道:“是个小伙子就要坚强!”他哽咽这点点头。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他的小手一直在抚摸着钥匙。当了解到,班里的孩子都嘲笑他,不与他玩时,我的心更痛了,那一刻我想把他拥入怀中,永远的保护起来。
可是,单薄的我又能做什么呢,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也只能旁观着他的悲伤。
唯有一点我能确定,他胸前挂的钥匙,他一直在抚摸的钥匙,是他对家的呼唤,是他对一个有爸爸妈妈的温馨完整的家的呼唤。
祝愿你们永远都有真心的笑
谢智博
或许,是缘分,才把我们一起带到了大山包。而也只有这种缘分,让我们更懂得大山包自然的美、大山包鹤舞的美、大山包人心的美。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更坚定自己的信念,无怨无悔。
那天,我们一行14人来到了大山包。
或许是那盘山的路让我们分外警惕,我们得以慢慢地看着旁边植物的变化。树,越来越矮了,而雾气,也渐渐散去。当双脚离开车子,切实地踏上土地时,我们,来到了大山包。
刚到大山包,就像在看电视的感觉。对于如我般城里的孩子,大部分对于乡村的概念都是来源于那四四方方的电视机。眼前的景象,就像挣脱了框架的屏幕,那么近,却又那么遥远。
恰好碰上的赶集,似乎是为我们接风的仪式,好让我们渐渐适应这个远离我们平日生活的地方。走在集市中,脑海里存在的属于电磁波流过的声音成为了现实,看到的是自然的色彩而不再是反射的光粒子。真真切切地呼吸着高原的空气,用普通话回应着当地的方言。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就像面对全新的世界。
第二天开始,我们真正的深入村庄了。这一天,我们走了10小时的山路,甚至还有险径;这一天,我们第一次走进了村民的家里,感受着他们的热情;这一天,我们一路埋怨,一路搞怪。但是,这所有的难忘,都敌不住那几个孩子无邪却又哀伤的眼神。
她,从出生就不会说话。在我们和她家人聊天时,她总是躲在妈妈的后面,睁大她的双眼,凝视着我们。我看得出她很用力地在看,也似乎很用力地在听,虽然,她无法用声音来回应。她还有一个姐姐,在放羊的时候摔断了手臂,但还是用那只健全的手拖着自己的妹妹。紧握的手,是不放弃的责任。当我们给这两姐妹糖时,姐姐开心地说了声谢谢,而妹妹还是很用力地看着我们,我知道,她是在心里说谢谢。在她的世界里,眼神,已经足以代替言语。
他,妈妈在早年已经去世,而外出打工的爸爸却好几年没有音信。姚涛、姚欣,他和他的妹妹曾经被父母这样叫唤着,但如今,这两个赐予他们生命与名字的人,却与他们无法相见。当我们问他问题时,他总是把脸别到一边,用细小的声音回答着。他不敢正视我们,又或许,他是不敢正视这个世界,但终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击溃了他的防线。“你想爸爸吗“?这似乎在他人眼里极为普通的问题却成为刺向他心灵最利的矛。他哭了,但仍然如此害羞。扭过头,他轻轻地将敌不过强忍的决心的泪珠擦去,希望再用平常的脸面对待我们。转过来的眼睛,更加清澈,却还是隐藏不住难过。在他的世界里,眼神,是唯一无法伪装的寂寞。
又过了几天,真正的支教活动被提上了日程。我们,开始忙碌地往返于肖家屋基小学和团海子小学。
有些人说我很有亲和力,可以和孩子玩在一起。但,我只是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想让他们笑而已。对于他们来说,简陋的教学环境他们可以承受;一间学校只有一个老师也可以承受;学习之余还有家里的一堆农活,他们可以承受。小小的年纪,纤细的肩膀上就要承担着这么多,他们,还是在笑。但是,我想要他们真心开怀地笑。所以,我和他们一起唱歌,所以,我和他们一起疯玩。看到他们脸上的灿烂,我知道,我可以释怀了。
再见了大山包,再见了孩子们,我的歌你们一定要记得,因为它是大家一起开怀大笑的凭证。
祝愿你们,永远都有真心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