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12周年年会上的
报 告
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主席 王昭荣
(2010年12月4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3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主席王昭荣作本会2010年度工作报告.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朋友们:
下午好!
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经民政部门批准于1998年12月4日大山包发现黑颈鹤十周年纪念日正式成立,协会宗旨以保护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鸟类熊猫”黑颈鹤为主拓展为“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以“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绿色家园、感受绿色时尚”为发展方向,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为终极目标。
黑颈鹤与大熊猫、金丝猴一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中国特有鸟类,有“鸟类熊猫”之称。早在1988年10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北京宣布:未来10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将有10种野生动物消失,其中就有黑颈鹤。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客观存在着“人鹤争食”、“人鹤争地”的矛盾,黑颈鹤食物短缺,湿地曾经遭到人为破坏,我们直接肩负着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任。让国内外、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黑颈鹤、保护黑颈鹤成为了昭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做好保护黑颈鹤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相关工作对于促进世界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均具有特有的国内意义及国际意义。在此背景下,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12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行动。
2010年以来,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在第二届理事会的团结带领下,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编辑出版了会刊《黑颈鹤》、文艺副刊《绿色风》及慈善副刊《爱之源》总第72期至79期共8期。本会编辑会刊实行“编委会审阅制度”,每位理事均为会刊编委。每期印刷1700份,会刊出版后3天以内送500份发行市、区直各部门及区直中小学校,一星期内邮寄570份给本会会员、全国各地鹤类专家、爱心志愿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环保人士及环保组织,确保会刊及时到达读者手中,并利用外出参会的机会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赠阅。
二是本会自
三是本会带领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开展黑颈鹤越冬栖息状况考察及保护行动。本会会员、永善县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马理荣到永善县伍寨乡考察黑颈鹤,写成调查文章《黑颈鹤栖息越冬伍寨荒野》。本会组织7名志愿者组成2009冬季鹤情考察组,于2010年元旦期间考察了会泽大桥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巧家马树镇大海子自然保护小区黑颈鹤的越冬栖息情况,向战斗在基层第一线的黑颈鹤保护志愿者送去了新春的问候和祝福。1月23日,本会组织6名志愿者对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之一的永善县茂林镇永安湿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黑颈鹤栖息情况反常,不栖水库栖山梁。
四是本会带领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开展多项环境保护行动。2009年12月10日,云南省召开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研讨座谈会,王昭荣应邀参加座谈会并作《鹤舞高原、我心依旧》的讲演。
五是本会对外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六是本会持续开展“环保走进校园”系列活动。3月22日,本会会员、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管理系和谐社社长黄曦在该校举办了大山包黑颈鹤摄影展览,本次展出的40幅摄影作品均由本会提供,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为主题,充分展现了浓郁的和谐自然色彩。
七是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本会。2009年12月15日,中国新闻网推出中新社记者保旭采写的报道《护鹤人的十年:爱情与黑颈鹤同在》。《中国环境报》资深记者陈金陵撰写的报道《云南美丽的湿地:鹤舞唳鸣大山包》发表于《中国环境报》
八是本会集体和个人荣获多项荣誉。2月26日,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表彰暨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本会与中国企业联合会等595个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一道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这是本会继福特汽车环保奖、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中华慈善奖、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等荣誉之后获得的第八次全国性大奖。3月中旬,本会副主席牟延安以及理事、项目干事钟龙被昭通市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九是持续开展助学、医疗救助等爱心行动。1月17日下午,由本会牵头组织的“谁圆美丽女孩一个舞台之梦——救助白血病少女訾幸公益演出募捐活动”受到了市民关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当天共为訾幸募集善款9533.30元。本会为40余名贫困初中生现场发放了浙江宁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高级法医师冯新建以及浙江镇海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冯柏霖父子俩通过本会常务理事、财务总监李勇灿捐赠的近200件衣物,把外界爱心人士的一份情意带给了大山包乡的贫困学子。本会带领志愿者在今年春季及秋季学期开学时现场发放了第十期及第十一期“妙舍助学基金”,由上海爱心志愿者王扬女士通过网络拍卖装饰品“蜜蜡”全额捐助货款并发动客户、朋友募集的“妙舍助学基金”通过本会向大山包贫困学生共资助十一期,资助1100人次,总金额达209509元,结余13026元。本会从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捐助昭阳区爱民路年近七旬的孤寡拾荒老人刘宗荣生活费用1100.00元。王昭荣和樊跃平来到昭阳区青岗岭乡水营自然村看望患上肾衰竭的19岁少女许吉巧,并分别拿出500元钱捐给患者。本会还到大山包乡车路村蒋家屋基,为蒋家屋基的27户苗族同胞发放了黑颈鹤保护志愿者樊跃平兄妹捐赠的军用棉被。
十是本会会务及财务工作有序推进。3月20日下午,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召开二届第19次理事会会议;11月6日下午,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召开二届第20次理事会会议。本会到昭通市民政局对《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进行了年度检审,到昭通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对《组织机构代码证》进行了年度检审;到本会业务主管部门昭通市林业局领取了《云南省社会捐赠收据》、《云南省社会团体专用收据》、《云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统一收据》,这标志着本会财务收支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云南大山包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
编辑出版会刊、建设专题网站、策划宣教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开展保护行动等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志愿者秉承志愿服务的精神,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保护黑颈鹤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系列行动。志愿者在奉献中体会了快乐,砥砺了品格,增长了才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大批人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协会没有经济来源而又要开展宣传教育及保护工作,志愿者们都积极支持,实行AA制筹款办事。保护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环境珍爱自然的爱心激励着志愿者们不唱绿色高调,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地开展工作。协会在组织运作中坚持“理事会决策制度”,重大问题均要提交理事会讨论同意后方才实施,避免了“一言堂”及“个人英雄主义”,摈弃了随意和专制,发扬了民主和协作。从第二届理事会开始,每年度的财务收支报告均要在理事会上获得通过后,刊登在协会会刊及“黑颈鹤保护网”网站上,让各位会员及爱心捐赠人士知晓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及流向,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协会还专设并邀请业内人士担任“财务总监”一职,实行“财务总监审核制度”,财务总监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确保每一笔善款使用透明、阳光、公开、公正,极大地提高了协会的社会公信力及美誉度。
鲜花和掌声已经属于过去,面对未来我们更需跃马扬鞭,方才不负各位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期望及鞭策。今后我们还将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全力打造“鹤文化”品牌,为“滇东北鹤文化”注入更多鲜活的内容,丰富“滇东北鹤文化”在生态文化中的内涵;二是积极联系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使保护黑颈鹤和自然环境的环保思想及行动由乡村辐射到城市,并且深入人心,成为绿色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积极争取国内外相关环保及慈善组织的援助和支持,在做好黑颈鹤保护工作的同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非保护区的黑颈鹤,切实缓解“人鹤争食”的矛盾,尽力恢复黑颈鹤赖以生存的湿地环境;四是联合昭通市候鸟研究会等兄弟社团,开展黑颈鹤及其它候鸟的科学研究工作,出版调查报告及论文集,为保护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五是积极争取省内外爱心人士对贫困山区学生及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援助,在成功管理发放“妙舍助学基金”的基础上,拓展助学面,让更多的山区贫困家庭在环保行动中受益,并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联合爱心企业建立“绿色救助慈善网络”;六是充分利用本会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和拓展宣传面,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人境和谐”,为家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多年来,我们协会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宣传、林业、自然保护区、环保、民政、旅游、科协、共青团等党政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乃至于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可以说,如果没有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要坚持12年并成就一份事业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今天,有这么多的领导及爱心人士光临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12周年年会,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我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的感动之情铭刻于心,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及来宾对黑颈鹤保护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热切地期盼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继续支持我们从事的这份崇高的事业,我们真诚地希望爱心企业能成为我们协会的“绿色文化合作伙伴”,奉献爱心,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黑颈鹤是云南人民的骄傲,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作为地处云贵高原高寒、边远、贫困地区的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致力于保护黑颈鹤这一崇高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做出积极而持续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