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月色出发 (外一篇)
董海云
自从去了大山包之后,心中就多了一份牵挂。大山包美丽、宁静的景色及黑颈鹤优美、灵动的身影总是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想念不如相见,于是有了再上大山包的念头。
为了看大山包的日出,我们凌晨三点多钟就起床了,四点从昭通城里出发。我坐在车上,毫无倦意,因为从未有过凌晨就出门的经历,所以感觉既新鲜又新奇。一路上看不到任何行人和车辆,陪伴我们的唯有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此次陪同我们前行的老李也是一名摄友,正是由于他的提议,我才有了今天的特殊体验。
到达大山包的时候,还不到六点。四周一片寂静,整个世界都在沉睡。由于车外寒风凛冽,我们只有坐在车内等待。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大地。大山包的夜色真美啊!
约六点半左右,天空终于慢慢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光线也逐渐明亮起来。我最先下车,还未站稳,就感到寒风刺骨,全身的血液仿佛顷刻之间就凝固了,手脚都是麻木的,不听使唤。手指老是按不下相机的快门,相机也端不稳,最初照的几张照片,画面都是东倒西斜的,全部不行。戴上手套后,手才慢慢有了些知觉。过去为拍照片,也曾早起过,但从没体验过冬日凌晨的严寒,这次算是终生难忘了。没多久,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万物复苏,大地一片光明。当阳光将水面染成金黄色时,置身于金色阳光之中的我,心里仿佛有一股暖流流过,感觉特别温暖。
透过薄薄的一层雾气看远处的山脉,层峦叠嶂、线条柔美、层次分明。虽然没有了月光,月亮依然高高挂在天上。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而景色迥异,也许这就是大山包的迷人之处。
这次到大海子观鹤,结识了几位爱鹤、护鹤人。一位是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主席王昭荣。黑颈鹤不仅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成就了他的爱情。另一位是常年在大山包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工作的冯警官。还有一位就是接过母亲手中接力棒,每天都和黑颈鹤亲密接触,为黑颈鹤投食的小陈姑娘。他们几位是许许多多爱鹤、护鹤人的缩影,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爱鹤、护鹤人辛勤的付出和艰苦的努力,才使得黑颈鹤20多年来每年冬天都到大山包越冬、栖息。当我看到人鹤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时,内心充满了对他们高尚工作的无比羡慕、钦佩和崇敬。
我希望大山包的景色永远都那么优美、宁静!
二十多年前,就知道大山包的存在,酝酿了多次行程,始终没有成行。好不容易有了这次机会,当然不愿放弃。尽管出发前就得知大山包的天气变幻无常,尤其是冬季更为寒冷,但是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我的前行之意。
到达昭通当晚,并未感觉到寒意,心中还暗自庆幸“吉人自有天相”。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天一早,寒风夹着小雪,吹得脸生疼。从城里往大山包出发,一路上的景色与北方没什么两样。听师傅说,道路两旁那些成片光秃秃的树枝,就是采摘之后的苹果树,一如师傅的头顶。随着海拔的升高,雾越来越大,能见度也越来越低。天空偶尔也会现出一点点光亮,但很快就消失了。来到大山包黑颈鹤保护站,四周浓雾弥漫,茫茫雪野,一片苍凉!心中尚存的一线希望,瞬间被眼前的浓雾击得粉碎!
在冰天雪地里苦苦的守望,手脚也冻僵了,比手脚更寒冷的是心。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或许是我的诚意和执着打动了上苍,使得上苍也不得不对我产生了怜悯和眷顾。几个小时后,太阳终于对我眨了眨眼睛,虽然只是短短的那么几十秒,但是我内心却充满了感激和狂喜!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太多,哪怕就是那么一点点,就足够了。
鸡公山与黑颈鹤保护站相距并不远,但道路崎岖难行。当师傅将车停在一座水坝上,让我们下车看绝壁时,我不禁产生了疑惑。我来之前只知道大山包,并不知道鸡公山。大山包的山形大多线条柔和、圆润,这里的山也并不高峻。这里也有绝壁?我漫不经心的走着,太阳在时聚时散的雾霭中隐约可见。大约走了五、六百米,山体突然下切,眼前出现的是万丈深渊和壁立千仞的雄壮奇观。
由于新搭建不久的木栈道上布满了冰凌,又湿又滑,走得我心惊胆颤、双脚发软。始料未及的是我们不仅看到了云雾散开时的鸡公山,就连山下的田块也清晰可见。走回停车地,吃了一个当地山民烤的热土豆,我的心才慢慢的平静下来。
盐津的豆沙关是我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豆沙关古镇就坐落在半山腰上,下面是缓缓流过的关河,河对面就是放置僰人悬棺的绝壁。
始建于秦的五尺道,是一条由川入滇,到缅甸、印度的古西南丝路(也叫“蜀身毒道”),曾盛极一时。五尺道上至今尚存的马蹄印,无疑是当时马帮赶马人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智慧的僰人先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如何把沉重的棺木运到悬崖绝壁上去的?这是至今仍未被人们破解的一个谜!往日热闹、喧嚣的古镇已被今日的平静、冷清所淹没。可以见证岁月流逝的唯有铺在古镇街道上那一块块默默无语的青石。
昭通之行,短暂又匆忙,但是因有了捕捉到大山包黑颈鹤灵动身影的喜悦、有了感受到鸡公山惊心动魄的切身体验、还有看到豆沙关僰人悬棺给我带来的许多思考,也算不虚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