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题图照.jpg
为了大山里的孩子
——上海海关学院14名师生暑期到大山包支教纪实
《昭通日报·鹤都晚刊》记者、本会志愿者 张广玉 文/图
炎炎夏日,昭阳区大山包乡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上海海关学院的师生。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山包的每一个村子。通过走访、调查、支教等形式,这14名在读大学生更多地了解了社会,感悟了民生,同时也让大山包的中小学生得到了一次有意义的教育。
晒脱一层皮,却更深地了解了大山包
8月22日,记者在随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到大山包为那里的贫困学生发放“妙舍助学基金”时,见到了来大山包开展暑期实践的上海海关学院的一行14人。
他们带队老师名叫严晓,今年30岁,由于大山包紫外线的照射,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右嘴角上嘴唇上还有一个血泡,可能是气候不适应所致。问及严老师嘴上的血泡,他连说“没关系,没关系”。不仅严老师受到了大山包气候的考验,其他13名同学无一例外脸上都至少晒脱一层皮。问及他们来大山包的目的,严晓这样告诉记者:“为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1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和能力”。
他们的学生中有一位叫马泽的,使他们得知了大山包的贫困,云南省十大爱心人士濮演摄影家也介绍他们来昭通大山包,经过考查,他们才决定来大山包的,并于8月14日来到那里。一行14人的一切活动均为自费,将开展为期两个星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提高本次实践活动质量,他们在大山包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课题研究”形式,开展基层社会调查活动。调查分成两个课题组:一个是云南省大山包乡旅游业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另一个则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云南大山包乡为例。其中,旅游调查组主要围绕大山包著名景点鸡公山和大海子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通过对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当地村民及旅游者进行了满意度问卷调查,就大山包乡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并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旅游人才培训及自然风景的开发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组,实地走访了合兴村、马路村、车路村、大山包村及老林村等地,通过问卷调查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等角度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现状,剖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困境和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全体调查成员辛勤努力,调查成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在走访中,他们看到大山包贫困学生的现状,决定进行支教,尽可能地多教他们一些知识。
跋涉支教路,坚定给学生上课的信心
他们分成了两个支教小组,每天要走两个小时的路程,分别前往团海子小学和肖家屋基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团海子小学有20多名学生,只有一名教师,肖家屋基30多名学生,同样只有一名教师,这两个一师一校及学生对外界信息的闭塞状况令让他们震惊不已。
这两个学校的学生闭塞到什么程度呢,学员们向记者举了这样几个例子。来自北京的张天翔说:“我对学生们说‘我来自北京,大家了解北京吗?’学生们一脸茫然。”学员周安华则告诉记者:“学生们最多只能说出除中国外的5个国家的名字。”
他们把孩子们集中起来,为他们讲授音乐、美术、英语等文化知识。为了丰富支教内容,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有的宣讲爱国主义教育知识,有的传授诗赋、散文等文学经典,有的教授唱歌、舞蹈等艺术活动,有的开展体育竞技等游戏环节等。通过面对面交流,让边远孩子们对外面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在支教活动中,学员们精彩讲课,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也吸引了当地村民们前来观看。
作为来自上海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成员参加过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还围绕着“宣传世博,感受世博”的主题,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上海世博会的有关知识,并给他们带去了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册、吉祥物海宝等礼物。各成员通过宣讲、游戏等形式与其开展互动,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博、关注世博及感受世博。
一行人中,有的生病了,有的因高原反应不舒服,有的饮食不习惯,但为了给学生们讲课,仍要认真备课,每天都要12点以后才能休息。不仅如此,中学开学后,他们又与学校联系,为中学上了两个晚上的课,均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爱心捐助,支教学生心系大山包
后来,乡政府为他们提供了车辆送他们去学校上课。8月24日,记者随他们一起分别到了两个学校,感受他们教学的辛苦与快乐。
不仅如此,他们还向学生捐助了价值4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和书籍,还联系本校的其他学员,为贫困学生捐赠了不少衣物。“同学们,这是我们最后一天和你们在一起了,我们将要返回学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当日下午,在肖家屋基教课结束后,学员马泽说这句话时,眼里溢着泪花,30多名小学生一起站了起来,一起挥着手,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学员谢智博对记者说:“作为大学生,我们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根本无法想象这里这样差的教学环境,而且这里的学生都十分聪明,这里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远远跟不上,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支教甚至长期驻教,也希望有更多的热心人士捐助物资,这样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
8月25日,直到他们离开大山包的前一天,他们才游览了大山包的风光,感受了鸡公山的雄奇险峻,大山包的秀丽风光。
上海海关学院的14名师生不仅仅是丰富了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将用自己的一份心、一份爱在大山包这片土地上撒下奉献的种子……
【本文原载《昭通日报》2010年9月4日“教育特刊”头版。】
昭通新闻网2010年9月4日同题报道链接地址:http://www.ztnews.net/dubao/ztrb/html/2010-09/04/content_49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