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黑颈鹤保护网绿色信息走廊 → 77-3-1云南美丽的湿地:鹤舞唳鸣大山包/《中国环境报》记者陈金陵


  共有570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77-3-1云南美丽的湿地:鹤舞唳鸣大山包/《中国环境报》记者陈金陵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颈鹤保护
  1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贴子:1748 积分:1831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4-27 16:25:19
77-3-1云南美丽的湿地:鹤舞唳鸣大山包/《中国环境报》记者陈金陵  发贴心情 Post By:2010-9-26 13:07:41

 

云南美丽的湿地:鹤舞唳鸣大山包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金陵

 

出云南昆明东北方向的昭通市昭阳区80公里,有一块高山草甸,这块海拔3300多米、总面积3150公顷的大山包湿地,在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局的案卷名录中,有着自己1435的重要编号。这块国际重要湿地,是黑颈鹤等越冬候鸟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每年10月中下旬云低草枯时分,大群黑颈鹤便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如约来到大山包。在这块广褒美丽的湿地、在中间的大海子水边,尽情飞舞唳鸣,跃动着迁徙新家的欢乐。

 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的世界性珍稀鹤类,是目前世界上15种鹤类中最后发现的种类,也是世界鹤类中唯一在高原上繁殖越冬的鹤类。1995年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将黑颈鹤列为一类保护物种。早在1998年,一个权威的国际性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预言,到2000年黑颈鹤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消失。

 昭通人的应答是行动。

 在10年前就建立了大山包省级保护区的基础上,2003125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大山包保护区晋升为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103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为中国黑颈鹤之乡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最低海拔2210,最高海拔3364,总面积约1.92万公顷,其中高山湿地3150公顷。越冬黑颈鹤主要栖息在大海子、跳墩河湿地,水面积约584公顷。周围地形开阔、山头浑圆,相对高差50~100。这里海拔高、气温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保护区群众生活极为贫困,农作物以洋芋(土豆)、荞麦为主,还经常出现人鹤争食现象。

 为保护黑颈鹤的觅食,保护区管理局同大山包乡党委、政府,在核心区开展了退耕还林草、筑坝蓄水恢复沼泽湿地。

 2002年以来先后退耕还林草1020公顷,使保护区的179户、716位村民,每年获得国家现金补助20多万元,粮食补助151万公斤,为当地群众解决了温饱,增加了收入,缓解了人鹤争食的矛盾,为黑颈鹤安全过冬提供了切实保障。

 2008年初,云南遭受大面积雨雪冻灾,大山包海拔高受灾更重,积雪厚度深达40厘米~50厘米,湿地湖面冰层厚度15厘米以上。在大山包越冬的1200余只黑颈鹤和其他70多种两万多只水禽无法觅食,挨冻受饿,生存几近危机。保护区管理局立即实施人工投食救助,及时在黑颈鹤等水禽集中栖息的大海子等四个地点开辟人工投食场,每天投放大量玉米、洋芋等食物,缓解黑颈鹤及其他水禽觅食的困难,最大限度减少了因冰雪灾造成的黑颈鹤死亡个例。

 6月的大山包,云飞草长,寂静的微风中没有黑颈鹤的唳鸣。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昭荣告诉记者,今年第一批飞来越冬的黑颈鹤要到四个月以后才见踪影。为了迎接新年度黑颈鹤的安全过冬,保护区管理局早早采取了各种措施。

 大海子水面岸边大片坡地上,保护区管理局购买了90亩土地种下洋芋,他们说,我们是只种不收。白花花的洋芋花在遍野绿草间分外鲜亮,再过几个月,洋芋成熟的季节,正是黑颈鹤飞回大山包家园之时。精灵的黑颈鹤会自己寻找熟了的洋芋,一嘴一啄,一口洋芋,准的很,精的很。

 大海子水边几十米的地方,有一处掩隐在绿草灌木中的长廊,依坡伴水,蜿蜒200多米,长廊临水的一面,开启一扇扇小窗,那是精心的主人为大量涌入的游人专门准备的观鹤廊。游人们钻进长廊,可以最近距离地与鹤共欢乐,即满足了游人近距离观鹤的渴望,又保护了黑颈鹤生活不被干扰。人鹤和谐,同欢共乐。

 这处黑颈鹤行为研究监测隧道的旁边,还有一座黑颈鹤监测屋,护鹤员和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们,可以站在高高的监测屋顶仔细观察黑颈鹤的生活习性,更精准地观察数量。

 据说这一行为研究监测隧道和监测屋,都是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的首创。

 现任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钟兴耀自豪地告诉记者,大山包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的数量,从20年前仅有的200余只,发展增加到现在的1200多只,成为黑颈鹤保护的关键所在。

 人鹤共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在大山包这贫瘠的土地得以实现,人们期待着大山包的黑颈鹤文化,传播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期盼滇东北这块土地,成为更多黑颈鹤以及其他越冬水禽的美好家园。

【本文原载《中国环境报》2010721日第七版“生态”栏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1 秦明 摄.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新浪网公益频道同题报道链接地址:http://gongyi.sina.com.cn/greenlife/2010-07-21/115018699.html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