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荣:用爱构筑“人鸟天堂”
编者按:为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中国慈善事业的最新成果、深层次宣传中国公益人的慈善公益行为,集中展示中国公益人的公益梦想,讴歌时代精神,引领慈善潮流,人民网-中华慈善新闻网开设“‘中国梦·我的公益梦’——寻找最美公益人”大型系列专题栏目,访谈将围绕中国梦主题,及时报道基层各慈善公益机构的典型事迹、爱心故事和奋斗在一线的中国公益人的风采,集中反映中国公益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奉献、勤恳工作的精神风貌。
中华慈善新闻网北京2014年3月13日电 (窦建婷 秦晶 王静 报道) 作为云南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主席的王昭荣,15年来无论工作单位如何变化,他一如既往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对黑颈鹤的保护工作,志愿服务工作超过8000小时。
“雁鹅雁鹅扯长,簸箕簸箕团团,犁头犁头尖尖”
王昭荣儿时的记忆中有一首童谣:雁鹅雁鹅扯长,簸箕簸箕团团,犁头犁头尖尖。黑颈鹤是一夫一妻制,假使一方死了,另一方则一直孤独一生。在大山包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猎人把正在飞的一对黑颈鹤打下来一只,另一支悲啼不已,围绕着那只死雁不停的飞,直到不能飞了,就爬到它的伴侣旁边,不吃不喝地守候着,直至慢慢的死去。王昭荣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
1998年元旦,王昭荣结识了多年来保护黑颈鹤的生态摄影家孙德辉。他了解到,黑颈鹤与大熊猫、金丝猴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鸟类熊猫”之称。早在1983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鹤类保护会议就公布,全球仅存200只黑颈鹤,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甚至还有科学家预测,在未来十年内,黑颈鹤将从地球上消失。在妻子李朝美的支持下,王昭荣欣然配合孙德辉在集镇上、村庄里向村民们宣传保护黑颈鹤的重要意义,决心与大家一道保护这种与之朝夕相处的山之精灵。
350到1357,爱随鹤舞,击破预言
1998年3月,孙德辉提议“成立一个保护黑颈鹤的民间组织,带领大家一起来保护黑颈鹤”。同年12月4日,在大山包发现黑颈鹤10周年的纪念日当天,王昭荣与孙德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保护黑颈鹤的民间环保组织——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
2005年10月5日环保专题网站“黑颈鹤保护网”正式开通,访问量突破91万,为黑颈鹤及协会的对外宣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王昭荣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协会争取到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全球绿色资助基金、英国环境发展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滇东北黑颈鹤保护工作的援助及支持。黑颈鹤在大家的爱心呵护下,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经过15年的艰辛努力,我国黑颈鹤种群数量从350只增加到1357只,占了全世界黑颈鹤种群总数的六分之一,王昭荣和同事们以及社会各界的爱鸟人士用爱心和实际行动击破了预言。
从大山包到江城县,鹤进人退
为了缓解人鹤争食的矛盾,使得人、鹤、自然可持续发展,王昭荣和孙德辉开始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乡民们得知黑颈鹤是国家珍稀濒危动物后,他们表现出来的保护意识是那样朴素。当黑颈鹤吃了他们的种子,他们就说:吃了就算了,没有黑颈鹤,谁会知道大山包?黑颈鹤不嫌弃我们,我们也要对得起黑颈鹤。
在保护黑颈鹤的过程中,王昭荣意识到单靠人工投食并不是解决人鸟争食的最好方法,尽力恢复自然生态,让黑颈鹤从水草充沛的自然中摄取足够的食物才是最终的解决途径。九十年代末期,王昭荣和村干部一起动员黑颈鹤栖息地核心区域所在地村民们退出耕地,搬离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子,远迁到1000多公里外的普洱市江城县。尽管故土难离,可是为了让黑颈鹤生活得更好,他们学会在异乡谋生并逐步定居下来成为新江城人。
1到1400,辛勤耕耘,爱心接力
2003年6月,在王昭荣的协调下,争取了“香港明爱”的19万元善款用于修建大山包车路村勒力寨小学教室和老林村燕麦地小学教学点。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王昭荣的志愿服务工作从环境保护拓展到筹资助学、帮助弱势群体,在上海爱心人士王扬的帮助下建立了“妙舍助学基金”。此后,王昭荣带领协会利用与外界爱心人士多年来建立的互信关系进行筹资,首期助学基金2.6万就资助了大山包的108名中小学生上学。现已有32名来自全国各省的爱心志愿者加入到了助学行列中。王昭荣每学期开学之初就组织志愿者到大山包现场发放助学基金,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教辅资料费以及午餐费。至今十七个学期来共资助大山包贫困大、中、小学生超过1400余人次,总金额达30万元。
13岁到84岁,爱鹤之家
王昭荣说,他用爱定做的这个天堂里弥漫着夫妻、家庭、朋友和自然之爱。他深情地谈道:“如果没有妻子和家人的支持,我是不可能坚守到现在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他曾在接受央视访谈时说:“黑颈鹤和我的爱人是我生命的两支翅膀,有了她们,我才能翱翔天空。”
2010年10月,王昭荣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低碳生活创新明星家庭”。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王昭荣家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常说,“我是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中的一员,在协会乃至整个环保界和爱心人士以及广大志愿者群体中,还有许许多多比我付出更多心血、作出更多牺牲、更大贡献的人。我及我家都只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缩影,仅此而已!”
心血浇灌,他用爱构筑人鸟天堂
近年来,随着协会工作的深入,王昭荣意识到单纯地保护一个物种显得视野狭窄,除了保护物种之外,还要保护除这个物种之外的生物链,保护这些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协会的目标转向了维护生态平衡。他们更加关注并想方设法帮助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王昭荣热心于环境保护、文化传播、慈善救助等社会公益事业,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05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在他们的大力宣传下,32名“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获得者主动要求加入协会,成为名誉会员。同年11月,王昭荣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原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等领导的接见。
2006年,王昭荣被中华环保联合会评为“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先进人物”,荣膺首届“昭通十大优秀青年”,荣登2006年度“杜邦杯环境新闻人物排行榜”前十强,成为“中国十大环境新闻人物”。2007年5月荣登 “中华当代环保名流口碑金榜”,6月被昭阳区委、区政府授予“昭阳环保名人”荣誉称号,此后,2次荣登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榜,2011年7月被评为“云南省十大环保杰出人物”。
因为他们的辛勤努力,大山包于2003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加入了东北亚鹤类网络;昭阳区2005年11月荣膺“中国黑颈鹤之乡”,极大地提高了“黑颈鹤”、“大山包”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正如王昭荣所说,“爱是一张用生命的绿藤编织的密密的网,在我们永不止息的步伐中,它越编越大,盛放着大地和天空,盛放着自然的永恒,盛放着我们多姿多彩的人生!更多的人会以从容的姿态走进这张名字就叫爱的绿网,让我们铺大地为纸,以鹤鸣为调,用挚爱和呼吸谱写动人的旋律,谱写生命的永恒和传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5-4-1-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5-4-1-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15 9:59:0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