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黑颈鹤保护网  (http://www.hjhbh.com/jhbbs/index.asp)
--  会刊《黑颈鹤》  (http://www.hjhbh.com/jhbbs/list.asp?boardid=6)
----  132&133-6-2旅游卫视“文明中华行”《神韵昭阳》解说词  (http://www.hjhbh.com/jhbbs/dispbbs.asp?boardid=6&id=4690)

--  作者:黑颈鹤保护
--  发布时间:2016-8-16 9:15:03
--  132&133-6-2旅游卫视“文明中华行”《神韵昭阳》解说词

旅游卫视文明中华行《神韵昭阳》解说词

编导:王选政    制片:王小红    摄像:李尚尚、郑远见

解说稿:王选政、郑远见   解说:方亮 

神韵昭阳之鹤舞大山包

 

【导视】黑颈鹤,是我国特有鹤种。因其终身生活在高原之上,又被称为高原精灵。每年,数千只的黑颈鹤都会不远千里来到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那么,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何会成为黑颈鹤最重要的栖息地,这些高原精灵又将带给这片土地怎样的神奇与韵味呢?文明中华行《神韵昭阳之鹤舞大山包》正在播出。(图132-6-2-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解说】乍暖还寒来形容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的春天可以说是十分贴切的。虽然不畏寒冷的野花已经用笑脸在宣告着春天的到来,但是冬天的痕迹在海拔3000以上的高山草甸上依旧随处可见。也许是为了迎接我们《文明中华行》栏目摄制组的到来,今年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春天有些格外的寒冷,这让一些原本在半个月之前就该踏上迁徙之旅的黑颈鹤放慢了脚步,出现在我们的镜头之中。

九月九来,三月三走,这是黑颈鹤在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和迁徙的时间表。而今年这群迟走的黑颈鹤不仅带给了我们摄制组惊喜,也引起了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注意。很快,这群黑颈鹤的数量、活动区域等情况就被遍布保护区的护鹤人所掌握并及时报告给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

为了避免这群黑颈鹤因错过迁徙时间而发生觅食困难,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认为应该尽快在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大海子进行一次人工粮食投放。而这个任务则落到了护鹤人陈光会的身上。(图132-6-2-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之所以会选择陈光会,一是陈光会的家就在黑颈鹤的主要栖息地——大海子的旁边;二是因为从2003年起,陈光会从身体不好的婆婆董应兰手中接过护鹤人的工作后,就将黑颈鹤当成了自己亲人和朋友,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和生性警惕的黑颈鹤接近到十米距离的人。(图132-6-2-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处于乌蒙山腹地的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由于海拔较高,所以经常会有大雾天气出现。早上天气刚刚放晴,陈光会就挎着盛满玉米的篮子来到大海子的岸边开始了粮食的投放,她一边抛洒着玉米,一边吹起了自己平时用来召唤黑颈鹤的口哨。

将近半个小时过去了,天空中并没有出现陈光会所期盼的黑颈鹤的身影。这时的陈光会明显流露出了失落的情绪。

【同期声  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鹤员  陈光会】只要黑颈鹤一走了,听不见,晚上听不见它的叫声了,白天出来看不见它了,早上也听不见它的叫声。感觉就像人一样的,好朋友突然一下子去哪里了,已经没有伴了,空落落的一样。到(农历)来,我们心里感觉晚上睡觉做梦都说黑颈鹤来了,随时都是这种(心情)。132-6-2-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解说】虽然没有见到黑颈鹤令陈光会感到失落,但是了解黑颈鹤习性,并将黑颈鹤视为朋友的她知道,接近野生的黑颈鹤一直就是个难题。也正是因为黑颈鹤的这种警惕与终身生活在高原之上的习性,使得黑颈鹤成为人类已知的15种鹤类中最晚被发现的种类。而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科考研究人员才在无意中发现了在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至此,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大山包才逐渐为人所知。

1990年大山包保护区建立到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今,经过保护区与科研人员的努力,已经掌握了在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种群的迁徙路线。每年秋季,这些黑颈鹤从四川阿坝地区的松潘草原沿邛崃山脉、大渡河流域南下来到滇东北的大山包,除少部分短暂停留,补充体力后再迁徙到贵州省的草海和云南昭通的巧家县、永善县等地外,绝大部分都会留在大山包度过冬天,次年春季再原路返回松潘草原。据统计,去年冬季在大山包停留和越冬的黑颈鹤有1700余只,约占世界黑颈鹤总数的六分之一。那么,为何黑颈鹤会选择大山包作为自己的越冬地呢?(图132-6-2-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黑颈鹤是大型飞行涉禽,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淡水湿地。成年的黑颈鹤全长约120厘米,全身灰白,头顶呈暗红色。黑颈鹤以植物的叶、根茎、水藻和鱼、昆虫为食。所有这些都决定了黑颈鹤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而随着人类在高原活动范围的加大,适合黑颈鹤生活的高原湖泊正在日渐减少。幸运的是,在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的这些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图132-6-2-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同期声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员  郑远见】像我们大海子,浅水区多,它有水,湿地发育很好,这是首先的条件,然后湿地里面它有丰富的草根,还有一些水生生物,比如小鱼小虾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够给黑颈鹤提供食物的来源,保证食物安全,同时这个水源能够在冬季特别寒冷的时候能够起到一种保温的作用。大山包的冬天它基本上温度就是在0度上下,悬殊不是太大,最冷的时候也就是零下十多度。

【解说】总面积为192平方公里的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黑颈鹤的重要越冬地,也是白头鹤、东方白鹳、金雕等多种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据统计,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内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种类有一千多种,是名副其实的高原动植物宝库

【导视】地处乌蒙山腹地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的高山湿地,不仅是黑颈鹤等珍稀动植物赖以生存的一方净土,其本身也有着生态蓄水、水源补给、气候调节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那么,大山包保护区的这些湿地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稍后请继续收看《文明中华行》《神韵昭阳之鹤舞大山包》。

【解说】在距今约两亿年前,云贵高原的隆起造就了大山包今天平均海拔3200米的海拔高度。而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在牛栏江等河流长期的侵蚀和切割作用下,大山包形成了山顶为开阔的高原地形,湿地低凹;而面对牛栏江一侧却是壁立千仞,峡谷幽深的独特地貌。正是由于这种地貌和海拔高度的结合,为大山包保护区湿地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大山包自然保区内,很少见到高大的乔木。在这个以亚高山草甸和湖泊为主要自然景观的保护区内,形成湿地的水源除了少量地下水以外,更多的是依靠天然降雨。而说起大山包的降雨,却颇有几分神奇。

【同期声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员  郑远见】水蒸气我们知道它要抬升,抬升到一定高度,到3000多米的时候,到大山包这个地方,特别是大海子这个地方,周围是山,中间是一个湖盆,湖盆里面的温度相对较高,上面山上是冷空气,热蒸汽抬升到这儿,就是我们所说的雾或者云层到这儿以后刚好在这儿适合它凝化,大量的云雾它就凝结成小水珠,然后散落到山间草地上,然后经过这个地表慢慢的渗透,到中间的湖盆形成积水,这是一种渠道。还有一种渠道是降雨,夏季大山包的每年的降雨大概就在1100多毫米,通过这些年的监测,降雪,它通过几种补充就形成了这些湿地,形成这些所谓的海子,水库,所以大山包就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水。因为有水,给黑颈鹤提供了湿地,湿地发育就比较成熟。

【解说】正是因为大山包高原湿地这种夺天地造化的形成,使得其集自然性、典型性、脆弱性、多样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从1990年建立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开始,保护区就将湿地保护列为与保护黑颈鹤同等重要的任务,采用退耕还草,退耕还湿,人工种草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湿地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高原湿地5958公顷,主要包括大海子、跳墩河等湿地和龙家大地、仙人田等沼泽化草甸湿地。作为黑颈鹤重要栖息地的大海子、长会口等湿地于200412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随着高原湿地生态的好转与面积的扩大,在大山包保护区内停留和越冬的黑颈鹤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1990年的200余只到去年的1700余只,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与大山包的居民们用自己的双手与爱心共同建立起了一个人与黑颈鹤和谐共处的中国黑颈鹤之乡

【同期声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员  郑远见】当地的老百姓应该说从历史以来他就有一种爱鹤护鹤的一种传统,就是不准猫狗或者老百姓去伤害黑颈鹤,他们都认为如果是伤害了黑颈鹤,就会遭到天谴。天谴会下白雨,当地的白雨就是说下冰雹或者大风大雪,然后就是降天灾,让老百姓庄稼收成减少或者没有收成。所以老百姓很敬畏,优良的传统就造成了老百姓历来就对黑颈鹤很敬畏,保护它,不去伤害它。(图132-6-2-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解说】大山包居民爱鹤传统的根源来自于中国流传千年的鹤文化。鹤以其形态淡雅及善鸣、喜舞、迁飞等特性,在古人心目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在远古神话、道教传说、民间故事、文人诗赋中被视为吉祥长寿、品行高雅的象征。爱鹤、护鹤、养鹤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达官显贵、风雅文士、山林隐者等各色人士的时尚之举,鹤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也正是出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为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以观鹤为主题的旅游业打下了文化的基础。

春赏繁花,夏有清凉;秋看天高云淡,冬观银装素裹;大山包的四季犹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而在这幅画卷之中更有体态秀逸,宛如潇洒出尘的道仙一般的黑颈鹤,在高原上展示着悠闲与惬意。近年来,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不断扩加大,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区大山包的瑰丽风光开始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按照昭通市委、市政府和昭阳区委、区政府的规划,大山包将建成国家5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那么,昭阳区又将如何打造大山包进而带动自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呢?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文明中华行《神韵昭阳之振翅欲飞》。

 

神韵昭阳之振翅欲飞

 

【导视】被称之为极限运动之最的翼装滑翔运动为何会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景区结缘?翼装勇士们飞掠的鸡公山大峡谷又有着昭阳区怎样的历史隐秘?文明中华行《神韵昭阳之振翅欲飞》正在播出。

【解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着瑰丽的亚高山湿地景观。凉爽的气候,清澈的湖水,广袤无垠的草场加之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的黑颈鹤,让大山包这个夺天地造化的中国黑颈鹤之乡充满了一种世外桃源般出尘的魅力。

如果说湖泊和黑颈鹤代表的是大山包的柔美,那么,鸡公山大峡谷则向世人展现着大山包硬朗、冷峻的另一面。亿万年前的地质运动与喀斯特地貌的变化万千,使大山包成为了为数不多的集亚高山湿地与峡谷奇观于一身的山岳型风景区。站在鸡公山的峭壁之上,脚下壁立千仞,群山之间奔腾的牛栏江如一条玉带蜿蜒而逝,重重叠叠绵延的群山之外,更可遥望对面滇东北最高海拔的药山。壮美的景观令人在惊叹天地造物的神奇之余,不免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鸡公山峡谷2600米的落差也吸引了翼装滑翔运动爱好者的关注。201511月,首届昭通国际翼装飞行爱心世界杯赛在大山包景区举办,来自世界11国家的近40名翼装飞行运动员参加了这一惊险刺激的比赛。被称之为极限运动之最的翼装飞行也称近距离天际滑翔运动,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于本世纪初演变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翼装运动员身着翼装,从高楼、高塔、悬崖上跳下,使用翼装借助空气阻力在减缓下降速度的同时形成向前飞行的动力。飞行者运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后,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200公里/小时左右,属于翼装低空跳伞的高级境界。运动员起飞高度低,用于调整姿势和打开降落伞的时间十分短暂,危险性和难度都极大,目前世界上仅有数百人敢于尝试这一运动。那么,为何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翼装滑翔运动高手会如此青睐鸡公山大峡谷呢?(图132-6-2-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8.pn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巧合的是,我们文明中华行栏目摄制组在大山包景区拍摄的过程中得知中国爱心飞翼队正在队长盛广强的带领下在鸡公山大峡谷寻找新的翼装飞行起跳点。带着好奇,我们与盛广强一行共同向着鸡公山大峡谷的深处进发。

经过与盛广强的交谈,我们得知,翼装飞行运动不仅需要超越常人的胆量,更需要耐心细致的前期准备和实地考察。除了需要较大的垂直落差外,飞行线路上的山势、气候变化,气流特点、植被情况等等都需要一一进行验证。2015年,大山包在成功举办了国际翼装飞行赛事后,昭通市昭阳区委区政府、大山包保护区就与中国爱心飞翼队共同合作,计划将大山包打造成为国际翼装飞行训练基地,这次盛广强就是为了训练新的翼装飞行运动员而寻找落差和难度相对较小的起跳点。

【同期声  中国爱心飞翼队队长  盛广强】这个地方作为我们飞翼装来讲,这个地方离那边会更近一些,离我们降落场更近一些,如果在这边选择一个新的跳点的话,将来适合于新的翼装飞行员很快的飞下去再上来,这样会节省一些时间,而且这边会更安全一些,因为他不需要从峡谷里面穿越过来。

【解说】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落差2600米的鸡公山大峡谷这种气候的垂直分布显得格外的明显。每当遇见大山包的居民,盛广强都要进行耐心的询问,而淳朴的居民们也都会将周围的环境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经过一个下午的实地考察后,盛广强发现,虽然鸡公山大峡谷的气候多变,但是从牛栏江河谷方向的暖湿空气在遇到鸡公山的悬崖峭壁时形成的上升气流却一年四季都很稳定,这为翼装飞行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在盛广强与同行的队员们商量后,决定先进行一次试跳,以便为今后的训练提供经验。

在试跳前,盛广强告诉我们,中国爱心飞翼队与大山包景区和昭阳区委、区政府已经达成协议,在大山包举办各种赛事与活动的收益将与2015年首届昭通国际翼装飞行爱心世界杯赛一样,无偿捐献给大山包居民,用以帮助大山包早日脱贫。

昭阳区委、区政府也将利用大山包景的优势,广泛开展翼装飞行、热气球、三角翼滑翔等一系列飞行活动,在宣传大山包景区知名度的同时也为昭阳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项目。(图132-6-2-9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9.pn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导视】作为云南省昭通市唯一的市辖区,昭阳区不仅拥有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样的高原鹤乡,作为云南通往四川、贵州的重要门户,昭阳区更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那么,昭阳区又将如何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呢?稍后请继续收看“文明中华行”《神韵昭阳之振翅欲飞》。

解说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的昭阳区,自古以来就是云南通往四川、贵州的重要交通枢纽。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为了加强对云南的统治,令蜀郡太守李冰开凿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的道路。因道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五尺道的开辟沟通了中原与云南东部的联系,使其成为秦帝国的组成部份。汉武帝时期,今天的昭阳区在史书上留下了朱提县名称。而这个名称的来历是因为在这里的群山之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银矿和铜矿。

同期  昭通学院历史学教授  陈孝宁朱提就是银,所以聊斋志异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唐诗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昭通(阳)这个地名就作为银的别名,所以今天我们翻开辞海的时候你还看到,在解释朱提的时候说是朱提,银的别名,是银子的一个别名,或者朱提是银子的故乡,它就是这样结实的。由于这条道路的开凿,它对文化的影响就形成了,昭通(阳)这个地方就形成巴蜀文化,楚文化,(古)滇文化这样一个激荡交流的地方。

解说作为中国古代货币的原材料,银、铜的发现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促使大量的中原移民来到昭阳,多种文化的交汇,在昭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01年,在昭阳区出土了一块东汉时期的石碑,内容为东汉时一位名为孟孝琚的官员之子的生平事迹。作为云南省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汉代石碑,孟孝琚碑有着极高的历史与书法研究价值。

作为云南地区最早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昭阳区在明清已经成为了云南最为重要的经济和交通重镇,城市的雏形开始在名为昭鲁坝子的山间平原上出现。清朝雍正年间,全国各地来昭阳从事矿产开采和进行商贸的商人开始日渐增多,在昭阳古城形成了丰富的清代中国古建筑群落。以辕门口为中心的昭阳古城有四个城门,大小街道64条。是云南传统街巷和市井文化较为密集的区域,踏着昭通城古老的青石板,漫步在古韵悠远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昭阳古城独特的文化风韵。

多种文化在昭阳区的融合不仅仅造就了一座被称为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的昭阳古城,更是在近代发挥出了影响整个云南乃至全国的作用。护国运动、抗日战争、云南和平解放,云南的近代史,绕不开的人物就是龙云。

1928年主政云南开始,龙云始终勤政、廉政;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1949年,龙云致电表弟卢汉,劝其起义,终使云南和平解放。而位于昭阳区的龙云家祠,一草一木、一梁一栋,都在讲述着那一段段往事,见证着云南近代的历史风云。 

龙氏家祠始建于1930年,是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龙云为祭祖修建的家祠。龙氏家祠占地26亩,内有祠堂、宅院两大建筑群以及雕楼、粮仓、花园等附属建筑,外有围墙及护城河。祠堂坐南向北,一进三院,正前方为三叠水式一字影壁。影壁两端与西式大门建筑完美结合,各种木雕、石雕和彩绘技艺精湛,造型各异,生动传神,代表了当时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建筑技艺的较高水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龙氏家祠在传承了清代官式建筑艺术的同时,引入了欧式大门、壁炉等建筑元素,即融合了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又保留了彝族建筑的特征,形成中西合璧兼具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龙氏家祠整体庄严宏敞、布局合理,是近代家祠建筑的代表。

中国黑颈鹤之乡的大山包,再到古香古色的昭阳古城,做为昭通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昭阳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正在日益引起外界的关注,为此,昭阳区委、区政府正在努力打造以大山包为核心的旅游蓝图。

同期声  昭通市昭阳区区长  陶毅现在我们已经启动了大山包一级路的建设,在明年的国庆节就完全可以通车,建完投入使用。作为下一步我们主要是对景区景点的提升改造,还有就是对集镇,还有旅游的配套功能方面来做一些提升改造,来为旅游提供一些方便。第二个就是通过一些赛事活动来提高我们大山包的知名度,比如去年我们就举办了国际翼装飞行的比赛,应该说通过这个活动对大山包,对整个昭阳区,整个昭通市,整个云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大大得到了提升,我们想通过这个旅游的开发,除了对整个全区的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的同时,主要是通过旅游开发来让当地的老百姓能够在旅游开发当中受到实惠,通过旅游开发来达到精准脱贫。

解说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昭阳区委区政府将翼装飞行、热气球等项运动成功的与景区开发、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之路,而随着昭阳区这一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昭阳区的旅游也必将插上腾飞的翅膀,迎来振翅高飞的明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2-6-2-1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