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再次跟踪的大山包黑颈鹤顺利回到繁殖地

 
 

    本站讯  孟世成报道    摄影)  据卫星数据显示,去年11月由甘肃省玛曲县成功返回大山包佩戴55984号卫星跟踪器的黑颈鹤于328日下午1539离开大山包,途径四川省美姑县、红原县和若尔盖县,于42日再次到达繁殖地甘肃省玛曲县;今年

佩戴64309号卫星跟踪器的鹤于3月29日离开大山包,于4月1日到达四川省阿坝县;而佩戴643310和64312卫星跟踪器的2只鹤都于3月31日离开大山包,于4月2日分别到达四川省红原县和美姑县。这4只黑颈鹤的成功迁徙飞行及卫星数据回收,标志着在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的卫星跟踪黑颈鹤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3月15日至21日,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林业厅组织实施的第二期“卫星跟踪在云南越冬的黑颈鹤项目”在大山包进行。“卫星跟踪在云南越冬的黑颈鹤项目”是采用卫星跟踪技术对黑颈鹤的迁徙活动进行监测,目的在于查清黑颈鹤的迁徙规律,为黑颈鹤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总结2005年实施的第一期“卫星跟踪在云南越冬的黑颈鹤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各组织单位今年做了充分准备,按“现场捕捉、现场环志、现场放飞”的要求进行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国际鹤类基金会驻北京项目官员李凤山博士、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教授带领保护区工作人员先后在勒力寨、小海坝、大海子将编号为64312、64310、64309的3个卫星发射器,分别安装到刚刚捕捉到的3只黑颈鹤背上;还在64312号黑颈鹤左脚上带上了黄绿红3个彩环;在64310号黑颈鹤右脚上带上了黄绿红3个彩环;在64309号黑颈鹤左脚、右脚上同时带上了红黄、红黄4个彩环后放飞。保护区管理局次日开始收到了从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传来的卫星接收数据,并根据卫星提供的数据,成功地监测到黑颈鹤在保护区内的觅食、停歇、栖息地点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