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丁世新

 

自从与黑颈鹤结下不解之缘后,每至秋末冬初,我总要忙里偷闲到大山包的大海子、跳墩河水库以及鲁甸县转山包的殷家碑海子等高原湿地,尽情地享受鹤舞高原之胜景带来的无限乐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对黑颈鹤有所了解,尽管十分模糊,但从那时起,这一美名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记得2002年初冬的一天,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孙德辉老师到水磨乡考察当地是否有黑颈鹤栖息。当时,我还在该乡中心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我很感兴趣,便和几个同事陪同他走访了拖麻村的几位村民。谈到黑颈鹤时,村民们似乎都很陌生,都说早在前20年有过许多雁鹅冬来春去,一度时期活动在拖麻海子的雁鹅多达几十只。村民们还从所谓雁鹅的个头、体形、毛色以及鸣叫声等多面进行讲述,孙老师听后特别激动并且肯定道:“你们见到的雁鹅就是黑颈鹤!”在场的人们豁然开朗,也包括我自己。

一首首欢快的童谣,一幕幕精彩的场面把我带进那天真无邪的世界。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只要一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鹤鸣声从头顶上划过,小伙伴们都要面对蓝天白云仰望那一串串南飞的倩影高声欢呼“雁鹅雁鹅扯长,梨头梨头弯弯……”如今,那种豪放,那样的趣事只能永远地留在故乡的马路边,田地间……
  2004年深秋,我调到新街乡并负责乡挂钩转山包村的工作。第一次到转山包,是一个雪天的早晨,很冷,冷得让人刻骨铭心。汽车冒着飘飘洒洒的雪花在迂回的山路上疾驰,颠簸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见一个村庄,偶尔有一两座被雪褥压得很低的茅草屋从车窗边闪过,时而遇见几个裹着羊毛披毡,头顶霜花的老者和小孩在路边放牲口。在他们周围,那些野草不再挺拔,那些灌木不再枯瘦,雾凇把它们装扮得蓬松松、毛茸茸的,到处都是银装素裹。越住高处走,气温越低,地势越平缓,视野越开阔。但在那积雪覆盖的旷野上除了天空中匆飞匆落的小鸟外很难见到树木、人和村落。高原的雪景多么纯粹、多么干净!
  转山包虽然贫穷落后,但老百姓很好处,秋冬季节大部分时间天气晴朗,工作之余可以看日出,观云海,还有很多漂亮的黑颈鹤在这里过冬。一听说转山包近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鹤类迁徙,我按捺不住内心之激动不断打听黑颈鹤的事,
同时电话与孙德辉老师和时任昭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王昭荣联系,进一步了解其相关信息。又是一个拂晓,寒风徐徐。我们驱车刚到殷家碑海子时,一阵阵高吭而清脆的咕嘎声由远而近、由弱至强从上空传来。大家异口同声“黑颈鹤来了!”我们立即下车四处张望,因为有云雾,只能闻其声而不能见其形。过了好一阵,一群飞舞的鹤终于呈现在眼前。慢慢地,云开了,雾散了。东边霞光万里,云海茫茫,沉睡了一个漫长黑夜的太阳开始软绵绵、慢腾腾地从浩瀚无垠的“海边”探出身来。在转山包看到的太阳好红好大,红得像火,大得出奇。山坡上,草海边,成群结队的鹤影会聚在那里,有的悠然自得缓缓游动;有的单脚伫立把头收搭在背上;有的身子前倾拉长了脖子高声鸣唱;有的舒展丽翅翩翩起舞;有的频频点头相互挑逗……下村的几天,我不仅倾听到在殷家海子发生的一些鹤与人的动人传说,而且还与村上的同志商量定了保护境内黑颈鹤的事。同时建议大家动员群众在大雪封山时主动撒食帮助黑颈鹤渡过觅食难关,让冬季转山包这道亮丽的风景更亮。
  为真实地记录下那动人的场景,我还特意购进了一台照相机和一台数码摄像机。首次拍摄黑颈鹤是在20041112日中午。那天阳光明媚,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画卷使殷家海子变得格外迷人,数百只黑颈鹤在那里寻食嬉闹,中间还有许多羽毛漂亮的小黄鸭蹿来蹿去,各种叫声此起彼伏。那时我已经注意到有几只鹤用长长的脖子把头举得很高,不时发出奇怪的叫声。300米、200米……待我准备开机时,鹤群乱作一团,全部展翅高飞。在极其响亮的叫声中,只落得了几个摇摇晃晃的镜头。我很是纳闷,就找到大山包乡车路村专门撒食喂鹤的陈老汉,他边抽烟袋边笑道:“你穿的衣服颜色太显眼,近距离接触黑颈鹤时你要用心灵去与它们沟通,如果发现有几只哨兵抬头鸣叫时就要原地不动。”经老陈这一介绍,我便明白了许多。当天下午,我向一村民借了披毡对自己进行简单伪装,或蹬或爬,或走或停,来回折腾了10 多公里,终于拍到了自己满意的画面。乘着斜阳,我回到了乡政府。尽管已是晚上8点左右,我顾不及吃饭就用DV在办公室里回放,几位同事围坐观看,都称:“漂亮,精彩!”乡党委书记张荣斌特别兴奋地说道:“抓紧时间写点稿子连录相带一并送县广电局!”
  那条新闻一播,在鲁甸县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有人议论:只听说大山包有黑颈鹤,没预料转山包也会有这种稀客。一周后,县广电局专门派了几名记者到转山包拍摄黑颈鹤,并且把所拍的一些镜头合成鲁甸天气预报窗口画面——鹤舞转山包,其中也有我的一些心血。这个窗口一挂就是一年多。作为当时在乡下工作的我每次进城一看到那个窗口,内心真有几分自豪。也就是从那时起,外地的许多熟人都经常适时到新街乡观鹤。每次我都要带上机子跋山涉水陪他们一起去。有冷有暖,有累有饿,但每去一次都有一次的收获,去的次数越多对黑颈鹤的情感就越深。之所以如此,都是为了与黑颈鹤的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