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栖息的地方

云南电视台第二套节目“都市条形码”栏目《封面》

200771618:15播出,全长30分钟

 

[本解说词由王昭荣根据录音整理]

 

[主持人] 欢迎在25分钟直播新闻之后进入今天的条形码“封面”。

[  ]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只有8000多只,被称为“鸟类熊猫”。它一般只在海拔2500以上的高原湖泊停留,对自然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我国,夏天它们在青藏高原繁殖,冬天在云贵高原过冬。

昭通市的大山包乡平均海拔3100米,年平均气温6.2摄氏度,不利于人类居住,却是黑颈鹤的乐园。每年10月底,它们迁徙到这里,次年4月迁离,3月份是黑颈鹤在大山包停留的最后时间,我们来到这里,进入它们的生活。

进入大山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草甸。草甸上的大海子就是黑颈鹤栖息生活的地方。

大海子,在当地人的语句里意思是“辽阔的湖泊”。大山包上,这样的内陆湖泊不止一个,大海子、大草甸构成了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属暖温性高原季风气候,拥有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湿地系统。境内是大片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沼泽湿地,吸引着很多南来北往的候鸟。

每年冬春两季,都有几十种野生动物在大海子停歇,黑颈鹤是这片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明星。

每年的冬天,黑颈鹤都要在大山包停留,当地人有“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的说法。

黑颈鹤来自遥远的四川若尔盖湿地,通常的路线是:若尔盖湿地到四川红原县,到四川天全县,到四川泸定县,到四川美姑县,到昭通大山包,飞行距离两千公里。

[同期声] 孙德辉  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发起人  它要把整个四川穿通,从川北黄河边那里,一直来到滇东北,所以它们飞得特别艰难,有一些太弱的,它不能参加迁飞,留在当地只有死路一条

[  ]

黑颈鹤飞到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整天在湖边巡视,观察黑颈鹤,约束摄影爱好者的行为,尽量让黑颈鹤能够安心生活。

四、五百只黑颈鹤群集大海子,为了拍摄这种奇观,我们守候了几天。

到大山包的第一天,天色已晚。我们蹲守在观鹤楼,希望能够拍摄到黑颈鹤归巢的画面。

三个小时过去了,黑颈鹤陆续回到了大海子,和着西沉的暮色,场面十分壮观。

但它们与观鹤楼保持着将近两百米的距离,拍摄效果并不理想。保护区工作人员说,拍摄黑颈鹤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和中午,在这两个时段里,因为食物的关系,黑颈鹤的警惕性可能降低。

清晨六点,我们从保护区出发,驱车绕过观鹤楼。来到大海子的另一边。这是没有丝毫隐蔽的大草甸。每走一步,我们都小心翼翼,生怕惊到了黑颈鹤。

但在离大海子五百多米的地方,黑颈鹤还是发现了我们。清晨的拍摄就这样失败了。

中午12点半,是黑颈鹤的午餐时间,正常情况下,随着投食员抛洒食物的位置,黑颈鹤会离观鹤楼很近。

这天,很多摄影爱好者也来到了大山包,希望拍到最美的黑颈鹤的画面。

20分钟过去了,正当黑颈鹤一步步走近观鹤楼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走近的黑颈鹤退回了营地,暂时没有走近。

第三天了,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投食员陈光会投食的时候拍摄。

陈光会是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专门负责给黑颈鹤投食。通常情况下,人和鹤最少要保持五、六百米的距离,才不会惊扰黑颈鹤的活动;而陈光会投食两年,已经得到了黑颈鹤的信任,是极少数不受这个距离制约的人。

我们猜想,在陈光会投食的时候,黑颈鹤的注意力被分散,警惕性有可能降低。

在观鹤楼里,我们把摄像机的脚架尽可能地放低,不能发出各种人为制造的声音,力求与周围的环境融合。

一般来说,黑颈鹤喜欢在沼泽与陆地结合的地方活动。这一带,不仅有新鲜的草根,还会有偶尔出没的小鱼小虾,很多成年的黑颈鹤通常在这个地方聚合。

通过长焦镜头,我们发现这片离观鹤楼不到十米的地方,经常停歇着大量的鹤群,热闹非凡。

显然,它们对这一小片沼泽地非常满意,这是一处最理想的休闲会所。

陈光会投食完毕后,悄悄离开了沼泽地。随着她抛洒的玉米,我们期待黑颈鹤能一起走近观鹤楼。忙于吃食的它们,应该不容易察觉到观鹤楼里的长枪短炮。

但是。随后的等待里,我们的希望落空了。黑颈鹤感到了异常,坚决不再去那个原来很热闹的地方。显然,我们低估了黑颈鹤的敏感度。

这一次近距离的拍摄尝试还是失败了。但在离我们至少30米以外的区域活动时,黑颈鹤还是显出了怡然自得的样子。

就在我们决定重新拍摄黑颈鹤的第二天,大山包的工作人员救下了一只受伤的黑颈鹤。

[同期声]     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  我们过去的时候就发现它在扇翅膀,它右面的翅膀受伤了,低空飞行的时候,估计它碰在硬物上,碰在其它物体上,就把它的翅膀给碰断了。

[  ]

和人类零距离接触,受伤的黑颈鹤很惊慌,不停的哀鸣。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说,从黑颈鹤的情况看,它恢复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再也飞不起来了。

[同期声]     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  黑颈鹤的食物是玉米、土豆,还有燕麦、荞麦,还有一些软体动物,都是它喜欢吃的,我们就根据它喜欢的食物,每天来投放。

[  ]

没有了飞翔的天空,受伤的黑颈鹤会有怎样的命运呢?谁也说不清。

黑颈鹤有着规律的生活习性,错过最佳拍摄时机,就要等上一天或者很长的时间。为了避免其他摄影者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决定从早上6点开始蹲守观鹤楼。

天泛白了,旷野里的绅士们开始了晨练吊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这是《诗经·小雅》里对鹤鸣的描写。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注意到,在鹤群中,有大量羽毛呈淡棕色的鹤,它们是当年出生的幼龄鹤,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相应的生活经验也很欠缺。成年鹤对幼鹤有很强的保护意识,总是把幼鹤放在中间,不管是飞翔还是停歇。因此,我们猜想,可能是有经验的成年黑颈鹤为了保护这些小家伙才采取了最保险的办法,那就是,一家人都远离有风险的地方,这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们的拍摄难度。

叫声越来越清脆,鹤群一天的晨会开始了。专家告诉我们,黑颈鹤鹤群每天清晨的会议是必不可少的。或许是讨论大致外出活动的路线,或许是议论家长里短,经过漫漫长夜的寂静后,高谈阔论是黑颈鹤一天的开始。

随后黑颈鹤开始拖家带口,各自活动。

中午12点,外出的黑颈鹤回到了大海子,它们午餐的时间到了。不管早上出去的收获是什么,在这里,它们将饱餐一顿,直到把投食员准备的玉米、土豆啄食干净。

赤麻鸭争夺着黑颈鹤的粮食,它们以最快的频率与旁边的绅士一道共近午餐。我们的拍摄比前几次要顺利一些,有了食物的招引,黑颈鹤离观鹤楼越来越近,在不到10米的距离里,我们终于真切地看到了它们,甚至看到了成年鹤发情期特有的红顶。

成年鹤在发情期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鹤顶发红,一是不知疲倦的跳舞。

这是我们拍摄下来的画面,雄鹤起飞四次,孜孜不倦地为对方献舞,雌鹤被感动了,两只鹤结合在一起。

雄鹤与雌鹤一旦定情成功,就会结为夫妻,一生一世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同期声] 孙德辉  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发起人  有一位农民,有一天出工,那时是生产队,大跃进的时候,天上掉下一只黑颈鹤来,他看到好可怜,就赶忙把它救回去,结果是鹤受伤了,就给鹤上中草药,救活了这只鹤,但鹤不会飞了。第二年它的伴来了,找到了它,在空中鸣叫,不停的叫叫叫,找到了它的伴,就想把它带走,可是怎么带也带不走。它飞不起来了,最后两只鹤绞颈而死。它没办法把它的伴带走,要死死在一起。

[  ]

专家研究表明,黑颈鹤是对爱情最忠贞的鸟,如果其中一只不幸身亡,雌鹤不再二嫁,雄鹤也不会续娶。失去配偶的黑颈鹤在鹤群中成为警戒线,负责站岗放哨,地位很低。

在我们的镜头里,这只离鹤群20米正在站岗放哨的就是警戒鹤,从失去配偶的那天起,它就同时失去爱情和地位。

[同期声] 孙德辉  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发起人  它在那里面只能站岗放哨,你看,大家去觅食的时候,它要在旁边,等大家觅完食了,吃剩了,它拣了吃,没有了,另外找,它都要离鹤群20以上。

[  ]

在接下来的午休时间里,警戒鹤往往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守护它的同伴的安全。

狗来了,这是典型的食肉动物。它踌躇满志地在这里巡视,犀利地观察着这些可能成为食物的鸟类。

黑颈鹤虚惊一场后,开始与对方对恃。黑颈鹤成鹤、亚成鹤高1.21.5米,重10多斤,真打起来,狗未必是黑颈鹤的对手。好在狗还是有自知之明,呆了一会儿后离开了。

在午睡前后洗澡,这是黑颈鹤雷打不动的习惯。午睡两小时后,黑颈鹤会再次离开大海子,到陆地上去寻找食物。

[同期声] 冯大全  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  它吃饱了午睡,到三点钟左右一部分飞走找食,要下晚七点钟左右回来,有一部分不飞走,遇到风大,象今天,它很飞不起来,就在团转觅食。

[  ]

我们开车漫无目的地在大山包上走,想拍摄黑颈鹤在陆地上觅食的画面。终于我们巧遇到这样的场景,一个黑颈鹤的三口之家,正在刨食农民农地的燕麦。风太大,站立都有些困难,拍摄难度很大。

为了不惊扰黑颈鹤,我们的摄像记者只能猫着腰,小心地往前走。

拍摄不到五分钟,雄鹤感觉到了异常。

黑颈鹤在大山包的日子里,当地人经常在农地里看到一群群的黑颈鹤刨食庄稼,因为黑颈鹤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所以农民从不干预黑颈鹤的这种行为。

夜幕渐渐降临了,在外的黑颈鹤陆续回到了大海子,少数贪玩的会在同伴的召唤中,回到它们共同的家。实际上,由于这些年保护区对黑颈鹤保护力度的加大,来这里栖息的黑颈鹤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大海子上空响彻着它们嘹亮的歌声,显得热闹非凡。

三月了,再过几天,黑颈鹤就要离开大山包。

刘朝海是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年龄最大的护鹤员,今年有60岁了,但任凭怎么回忆他也想不起来黑颈鹤的哪一年到大山包歇脚的。当刘朝海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大山包就有黑颈鹤,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了填饱肚子,他还吃过黑颈鹤的肉。

[同期声] 刘朝海  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护鹤员  碰着黑颈鹤么天就要下冰雹了嘛,第二年会连续的阴,会损害庄稼,所以不准碰黑颈鹤嘛。

[  ]

虽然没有发生连续损害庄稼的事情,但吃过黑颈鹤的经历还是时常折磨着刘朝海。

黑颈鹤忠贞、美丽,当地人把它看作幸福、和谐的化身。为了充饥吃鹤肉,刘老汉一直很后悔。多年过去了,刘老汉终于遇到了一个补偿黑颈鹤的机会。

[同期声] 刘朝海  他一来考察黑颈鹤就在我们这点,就在我家住了嘛。他讲这个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濒危动物,他讲了很多道理,后头他成立了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我就参加了。

[  ]

孙德辉是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通过他,刘朝海加入了黑颈鹤保护志愿者的行列。

研究黑颈鹤十多年的孙德辉交给了刘朝海一个任务——护鹤。从此,到大海子数鹤,观察鹤群的情况,救助伤鹤就成了老刘的使命。

[同期声] 刘朝海  离着两三百米来的,走近了就会给它吓跑掉,要由它自由起飞嘛。你隔它近了,有时候生怕给它吓了把箍在冰里的脚杆整断掉。它飞猛很掉,怕伤害着它。

[  ]

老刘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黑颈鹤每次起飞的数量和时间,一个群落共有多少只鹤,全部飞完用了多少时间,每一次,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大山包属于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六、七级的大风常常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因为长时间的野外护鹤,老刘得了迎风流泪的毛病。很多人都认为,老刘护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同期声] 刘朝海  这个报酬么根据情况了嘛,有资金他们还是给点,没得资金么还是就算了。抱一只受伤的黑颈鹤交给管理所,他们给20元。这个是我的一种爱好,因为我与黑颈鹤有缘嘛,还不是要腾出点时间来。

[  ]

老刘的老伴喜欢黑颈鹤,她和老刘经常谈论黑颈鹤的话题。

[同期声] 刘朝海  每天早上她都要催我起来去数鹤,她就问我,黑颈鹤歇在哪点,在哪点住;我说在水里住,她说葬德了,三九四九歇在水里给是不冷,她说咋个不在干处歇;我说这是一种防御的办法,它怕人嘛,它要在水头。

[  ]

后来,老伴去世了。每天早上,没人叫起床的老刘再没睡过头耽误数鹤。

[同期声] 刘朝海  她不在么还不是自己就早早爬起来,六点过点就爬起来。[记者:你心里面有没有遗憾?]咋个没得遗憾,俗话说,人孤一时,雁孤一世,黑颈鹤一孤么就孤一世了嘛,我都五十几六十岁了,我的老伴在52岁就死了。

[  ]

老刘没有考虑过续弦,每当黑颈鹤来的时候,老刘就多了一份念想,仿佛又看到了老伴。

[同期声] 刘朝海  黑颈鹤一来么,我就想到了她。

[  ]

没有了伴,老刘也就成了孤鹤。因为有了护鹤这项工作,老刘的生活又丰富起来。在他的号召下,二儿子、三儿子、小女儿都加入了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老刘说,他护鹤要一护到底,不担心后继无人。

[同期声] 刘朝海  我要数鹤数到老死,哪天数不起就算了。死了么,我还准备把我这个班交给我家小儿子。我死了以后,就叫他们给我埋在山上,望着黑颈鹤。

[  ]

黑颈鹤是一种家庭观念很强的鸟,成鹤与幼鹤、雄鹤与雌鹤之间有着不离不弃的默契。幼鹤刚刚学会飞行,就跟随父母,从繁殖地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此时他们仍然需要父母的照顾,这就使得黑颈鹤更加机警。虽然在保护区内没有人伤害它们,但它们对人仍然心存戒备,即使是常年观察它们的保护区工作人员,最近也只能在离它们60米以外的距离,不过陈光会和婆婆董应兰是个例外。

[同期声] 陈光会  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护鹤员  它离我们只有十多二十米,现在越来越近了嘛,就象前头一久只有四、五米,隔着我。

[  ]

前两年嫁到大山包的陈光会接过婆婆董应兰的接力棒,做起了投喂黑颈鹤的工作。董应兰投喂黑颈鹤12年,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包,儿媳妇接班后,老人到昆明的女儿家颐养天年去了。

[同期声] [记者:为什么喂鹤这么上心呀?] 陈光会  她喜欢嘛,她喜欢这个雁鹅,我们喊的。有脚杆受伤的,她就一天想咋个整点东西来包扎一下。瘸腿的鹤吃不着食,她就绕到半边投食,就给它单独在半边吃了嘛。我也是非常喜欢这些动物的,看到就想保护它们。

[  ]

黑颈鹤的食物一般由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提供,碰上供给不足的时候,董应兰会经常拿出自己家的粮食投喂黑颈鹤。陈光会说,婆婆的这种做法,给她树立了榜样。

[同期声] 陈光会  喊我们拿个本子记着,到时候算点钱给我们。但我们想,只要喂着它一乖,不讲说咋个,我们提点食去喂也值得。

[  ]

投喂黑颈鹤,一个月有80元的报酬,一年只能维持四、五个月,很少有人看得上这份微薄的收入。

[同期声] 陈光会  我妈在中间,黑颈鹤在边上围着,我都好想象她这样被黑颈鹤围着。

[  ]

天气越来越热,随着每天抛洒玉米数量的减少,陈光会知道,离黑颈鹤最后迁飞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在黑颈鹤离开的日子里,陈光会同样不能离开大山包,她还要看守大海子,为黑颈鹤保护这片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