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筑眉、李凤山著《黑颈鹤研究》连载(五)
第二章 繁殖生态
黑颈鹤在青藏高原上繁殖,繁殖区地跨我国青藏高原除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外的广大地区,向西直至克什米尔东南部地K。已知的繁殖地点相对集中在三个区域:西藏中西部、青海东部和四川西北部。
1987年和1988年的5—10月,西藏珍稀野生动物资源考察队对黑颈鹤在西藏的繁殖分布进行调查,在藏北地区13个县的 30个地点观察统计到黑颈鹤300只左右(冯科民,1991)。1991年,Dwyer et al.(1992)调查了西藏黑颈鹤的繁殖地和营巢情况。他们在西藏对黑颈鹤繁殖区进行的调查,主要是沿着东西两条主要公路——西藏西部的日土和中部的那曲之间,以及日土和中部的拉孜之间的公路进行的,几乎在所有的调查区域都发现了黑颈鹤的巢、幼鹤和成鹤。但在西藏黑颈鹤繁殖区,由于黑颈鹤种群分布相当分散,许多见到黑颈鹤的地点并不一定就是黑颈鹤营巢繁殖的场所,而可能只是一些未参与繁殖的鹤游荡活动的区域。
在青海省,1978~1979年。青海省林业局和狞猎办组织的黑颈鹤考察队先后对青海十多个县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观察到黑颈鹤271只,根据8个不同景观采用“样方法”调查得到的黑颈鹤分布密度的平均值推算数量为1179只(吕宗宝等.1980:郭聚庭,1981;吕宗宝,1986;姚建初,1982)。在以后陆续的调查中发现,至少有来自于16个县22个已知或可能的黑颈鹤繁殖地点,在这些地点中,至少有隆宝滩、诺木洪、八音果洛河、鄂陵湖和黑河等l?个地点是主要的繁殖地(姚建初,1982;Li Feng-shan et a1.,1999)。
四川西北部的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松潘草地的若尔盖沼泽湿地拥有最集中的黑颈鹤繁殖种群。在1986年夏季的不完全调查中,以巢为依据的繁殖群统计到30对左右,另统计到非繁殖群180只左右(李德浩等,1990),估计至少有300只黑颈鹤在这里度过夏季。在1991年夏季的调查中,观察统计到239只黑颈鹤,它们多数集中在若尔盖县的多玛区、唐克区、拉摩区以及红原县的瓦切乡和龙日坝等地,整个若尔盖沼泽地区估计达610只(杨旭煜等,1994)。1997年夏季,仅在若尔盖的辖曼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统计中,就观察记录到269只黑颈鹤,推算保护区内的黑颈鹤总数为407只。
在甘肃,其南部玛曲县的黑颈鹤繁殖地是若尔盖沼泽的一部分;碌曲县的尕海在大范围上属于若尔盖沼泽的北部边缘,1997年和1998年的4-7月间在尕海最多曾观察到130余只黑颈鹤(张迎梅等,2000);北部肃北县的盐池湾沼泽是近几年才发现的黑颈鹤繁殖地,2000年7月在该地调查到12只黑颈鹤(刘迪发,2001)。从黑颈鹤分布上,甘肃盐池湾可归为青海中东部黑颈鹤繁殖区。
在新疆,黑颈鹤的繁殖地主要在阿尔金山库木库勒高原盆地的依协克帕提湖,该湖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是黑颈鹤最北部的繁殖地之一。1991年9月,曾发现12只黑颈鹤(Zhang Fan,1992),据统计约有20对黑颈鹤在该地繁殖(田风玲,1999)。
在克什米尔东南部地区,有一个不到40只的黑颈鹤繁殖种群(Pfister,1998),该地是黑颈鹤繁殖分布的最西部边缘,从黑颈鹤分布的连续性上讲,应属于黑颈鹤在西藏中西部繁殖分布区的延续部分。
第一节 繁殖栖息地环境
黑颈鹤仅在青藏高原上繁殖。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域辽阔,约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m左右,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干湿季节分明,干季多大风。光照充足,辐射量大,气温低,温度年变化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温度大都低于5℃,藏北高原和山脉上部均在0℃以下。年降雨量从东南部的900mm左右向西逐渐减少到50mm上下,降水量梯度约为100mm/100km。
由于青藏高原区域内部的差异,黑颈鹤在繁殖区的分布相当分散,但繁殖栖息地的环境特点多是共通的,即都为开阔的沼泽地区。繁殖栖息地大都为淡水沼泽环境,其沼泽可以是湖滩沼泽地,也可以是河漫滩地,或是二者兼有的景观。下面选择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鹤群较集中的繁殖栖息地做简要说明。
一、青海、四川繁殖栖息地
黑颈鹤在青海和四川的繁殖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比较典型的有四川的松潘草地和青海的隆宝滩。
1.松潘草地
松潘草地位于四川省的西北部,地跨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以及甘肃省南部的玛曲和碌曲等县。其主要范围在若尔盖县,是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在北纬32º20'~34º20'、东经102º00'~103º20'之间,南北长200km,东西宽100km,面积约3000km’,高原海拔3400~4000m。松潘草地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夏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气候严寒,无绝对无霜期,降水较多。据1961~1980年若尔盖气象站气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0.7℃,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0.7℃,极端最低气温-3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0.7℃,极端最高气温24.6℃;≥0℃年积温1368.4℃.≥5℃年积温1014.6℃,≥10℃年积温303.1℃;日温差大,达14.9℃:年降水量651.9mm,50%集中在5~8月。该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光照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403h。
长江的支流岷江、白龙江与黄河及其支流黑河、白河流经其间。特别是黄、黑、白三河流域内,山低丘平,常见堆积夷平面达数十千米,整个地貌犹如条形的断续垄冈组成的小分水岭与连片宽谷相排列,十分整齐壮观。另外,还可见到谷谷相连、谷中有岭、岭平谷连、同谷异水、闭流谷、伏流宽谷等景象。白河、黑河自南而北与山体平行排列如羽毛状,依次注入黄河。区域内谷地开阔平坦,比降极小(0.2%。~0.3%。),河道迂回曲折,水流平缓,在低洼地势积聚成湖,大小沼泽及沼泽化草甸连片绵延,为黑颈鹤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栖息环境。
区内多为多年生湿生、湿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的草甸和沼泽化植被。据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和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典型的核心区域辖曼自然保护区进行的调查发现,其植被从谷底水域边到山顶依次可分为沼泽植被、沼泽草甸、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4种类型。
沼泽植被分布于水沼泽和半沼泽中,十分发达,植物种类达30余种,其中以湿生莎草科植物为主,其次为毛茛科、伞形科、菊科的一些种类。群落主要由木里苔草、毛果苔草、大花嵩草、矮生嵩草、草地早熟禾、双柱头蔗草、条叶垂头菊、花葶驴蹄草、睡菜、眼子菜、狸藻等组成,形成以苔草为主的多种沼泽植物群落。
沼泽草甸主要分布于宽谷低洼处和沼泽边缘,是介于沼泽植被与高山草甸之间的过渡类型,植物种类70余种。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豆科为主。常见种类有大花嵩草、矮生嵩苹、木里苔草、毛果苔草、黑褐苔草、西伯利亚蓼、海韭菜等,形成以苔草为主的湿生草甸植物群落。
高山草甸分布于丘陵坡地、排水较好的阶地及谷地边缘,常见植物70多种,以禾本科、莎草科、蓼科、玄参科、豆科、十字花科为主。常见种类有四川嵩草、藏嵩草、高山嵩草、发草、无脉苔草、长花马先蒿、甘肃马先蒿、风毛菊、华扁穗草、蕨麻等,形成以嵩草为主的草甸植物群落。
高山灌丛常分布于湿地边缘或与高山草甸镶嵌,为落叶灌丛,由金露梅、硬叶柳、窄叶鲜卑花等灌丛构成。